学生学习主体失重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1)即使教师有着极好的才华与极高的授课艺术,但重视的只是知识目标,而在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的培养上却是缺失的。 (2)学生成为一个听众,一个看客,上课是轻松的,但是课后却要辛苦地完成大量的作业,课后负担重。 (3)学生课堂上吃的是“大锅钣”,表面上学生都在听,实际上认真听、听懂得的不多,特别是成绩靠后的学生根本消化不了。 (4)教师课前、课上、课后疲于奔忙,身心的疲惫,极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其结果是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三、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失重的方法 1.唤醒学生主体内在的学习动机 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学习的需要和愿望,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学生就能迸发出活力,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同时,心理学家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他们的成就动机以及与此相联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去诱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抱负水平,使他们产生“自我效能感”,就能够唤醒学生主体的内在学习动机,就能让课堂的一定时间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课堂的高效。 2.构建教与学的良好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的系统,在高效课堂里学生主体虽然作为质点,是课程学习最活跃的因素,但教师的“教”对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要让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失重,课堂教学才能优质高效。 高效课堂里的“教”是一个“导”的过程。学生是一个需要发展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基础,有个性,教师决不能视学生为器物,随随便便就往里扔东西,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基础上,往里输送学生必需的东西,这就是“导”。导学习内容,导学习过程,通过“导”,导出学生追求科学的激情,导出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导出学生的质疑精神、创造意识。 高效课堂里的“学”,不是学生把教师讲的内容照录,而是自动、自觉、自主的行为。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满乐趣,充满自信,充满希望,在自己的书本上写下自己的所悟、所思、所想,写下与他人研究后产生的成果,写下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的成果。 高效课堂里教与学的关系,是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教导学,以学论教,以学研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只有保持了学生主体与教的“平衡”关系,不让学生主体处于失重状态,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走上优质高效的大道。 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教育的未来,我们必须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坚决转变教学的观念,转变学的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还给学生”,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成就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 |